品牌
巨頭推自有香水品牌
日前,科蒂集團官網宣布,科蒂推出新大眾美妝香水品牌Origen,首批香氛包含五種香味,計劃于今年7月起在美國沃爾瑪官網獨家發售,隨后陸續登陸線下門店。Interparfums集團子公司Interparfums SA也于近日宣布,推出其首個自有高端香水品牌Solférino Paris,首批產品包含 10 款無性別淡香精,已在巴黎 Publicis Drugstore 開售,售價為160至260歐元(約合人民幣1345~2186元)。
瓏驤進軍香水市場
7月22日,香水巨頭Interparfums集團宣布與輕奢品牌Longchamp瓏驤簽署香水授權協議,授權期持續至2036年12月31日。協議顯示,Interparfums將負責瓏驤品牌香水系列的開發、創作、生產與銷售,首款產品預計于2027年推出,將在瓏驤品牌零售點及高端百貨、香水店、免稅店等地銷售。公開信息顯示,瓏驤成立于1948年,品牌主打“輕奢實用”風格,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2023年,其中國內地市場銷售額增幅高達84%。
韓妝品牌A'pieu或被賣
日前,據外媒報道,韓國私募股權公司IMM Private Equity Inc.計劃單獨出售ABLE C&C旗下的彩妝品牌A'pieu奧馥,已向潛在買家發送了意向書,品牌估值或在2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4億元)。此前,IMM PE曾多次嘗試整體出售ABLE C&C,均以失敗告終。Able C&C表示,目前對出售A'pieu的事宜尚未做出具體決定或確認。公開信息顯示,Apieu推出于2008年,主要受眾為Z世代年輕人,產品涵蓋護膚、彩妝、身體護理、香水等多個品類,定價4000韓元-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1元-156元)。
酵色開出首家海外線下專賣店
7月21日,酵色JOOCYEE登陸新加坡地標級商圈烏節路,于Wisma Atria購物中心開啟品牌首家海外線下專賣店。作為中國彩妝品牌的代表,酵色去年全年唇部產品銷量突破 1600 萬支,其中口紅品類榮登全淘國貨品牌銷量與銷售額雙第一,穩居中國唇妝賽道領先地位。發展迅猛的酵色,亦加快了出海之路。自2024年10月進入新加坡市場后反響熱烈,先后入駐了24家線下主流零售渠道門店及多個線上平臺。而此次首家海外線下專賣店的落地,則意味著酵色在品牌全球化進程中,迎來重要里程碑。
資本
今年美妝最大海外并購案來了
7月21日,環球新材國際發布公告,其收購默克全球表面解決方案業務的計劃獲股東大會全票通過。根據公告,環球新材國際此次擬收購默克Surface Solutions的資產,涵蓋顏料、化妝品活性成分、工業功能材料及化妝品填充劑等產品的開發、制造及商業化。此次交易作價6.6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5.81億元)。收購完成后,環球新材國際將持有默克Surface Solutions 100%股權,這筆交易有望于今年7月底交割完成。如果收購完成,這將是今年以來美妝相關領域最大的一筆海外并購案。
(相關閱讀《超55億!今年美妝最大海外并購案來了》)
重組膠原蛋白企業佳惟達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近日,佳惟達(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杭州華方資本、武漢中能智能醫療、常金控、南師大合成生物研究院等參與。據了解,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在常州落地重組小分子膠原蛋白商業化生產基地,及建設CHO細胞重組人全長膠原蛋白中試基地。公開資料顯示,佳惟達生物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聚焦醫美及生美領域,以功效與需求為核心導向的合成生物學制造平臺型公司。在此輪融資之前,2024年2月,佳惟達生物就已獲得杭州華方資本的A輪投資,具體投資金額并未對外披露。
(相關閱讀《持續吸金,又一重組膠原蛋白企業融資數千萬》)
包材商三和被41.6億元收購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私募股權公司KKR擬以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1.6億元)的價格收購韓國化妝品包材商Samhwa三和株式會社。公開信息顯示,Samhwa成立于1977年,是韓國三大化妝品容器制造商之一,服務客戶包含蒂佳婷、珂萊歐、AHC等韓國本土品牌及歐萊雅、資生堂、雅詩蘭黛、香奈兒等國際美妝巨頭。2018年,Samhwa在上海投資建廠,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三和(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據相關人士預測,Samhwa今年的銷售額將達到28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5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將達到62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
市場
美妝代工廠加速兩極分化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化妝品生產企業953家,全國共計注冊備案了26萬+件新品,同比下跌11.7%,但新品數TOP10工廠累計生產的新品數(SKU數量)卻逆勢上揚,同比增長19%至1.6萬+件。從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新品數TOP10工廠中,已無頭部工廠的身影,小微工廠以高數量SKU霸榜,熱門工廠TOP10則整體表現穩定。從地域來看,工廠多集中于廣東,占比63.77%達3784家,其次是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從品牌端來看,品牌偏愛頭部工廠,小品牌偏愛小微工廠,白牌掀起自建工廠風。
(相關閱讀《倒閉953家!美妝代工廠加速兩極分化》)
財報
奇華頓上半年銷售額323億元
7月22日,奇華頓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為38.64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323.03億元),同比增長6.3%,以瑞士法郎計算增長3.4%。利潤方面,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9.45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79億元),以瑞士法郎計算增長4.4%;凈利潤為5.92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49.49億元),同比微增0.7%;毛利潤為17.02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42.29億元),增長了3.4%。
(相關閱讀《323億!國際香料香精巨頭延續增長》)
霸王半年虧了近500萬
近日,霸王集團發布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集團預計將錄得約490萬元的凈虧損,而2024年同期則錄得約120萬元凈利潤,這是霸王集團近三年來(自2023年上半年起)的首次虧損。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霸王集團營業額在2025年上半年增長了約11%,至1.22億元。營收攀升,卻難抵虧損壓力。公告顯示,霸王集團上半年錄得凈虧損的原因有二:一是,一種關鍵原材料價格出現了顯著增長,導致毛利率略有下降;二是,為了拉動銷售增長,集團銷售及分銷成本費用錄得顯著上升,其中包括在2025年上半年進行的店鋪陳列布置和激勵計劃。
(相關閱讀《昔日洗護霸主,半年虧了近500萬》)